本周思考:“十四五”規劃發布,創新制造升級
2022年1月30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、發展改革委、科技部、商務部、衛生健康委、應急管理部、國家醫保局、國家藥監局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九部門聯合發布了《“十四五”醫藥工業發展規劃》,提出了未來5年行業的發展目標和15年遠景目標。
我們認為,《“十四五”醫藥工業規劃》是對醫藥行業的重大利好文件,在“十三五”文件的基礎上,進一步強調了醫藥工業遠高于GDP的發展目標(8%),同時從創新、制造、信息化、國際化等方面對醫藥行業提出了全面的規劃和指導。創新更加強調國際化且是主流市場、制造更強調全球供應鏈、共性技術支撐,同時也對四個細分子行業(化學藥、中藥、生物藥、醫療器械)的創新、關鍵技術提出了具體發展方向,我們再次強調在2022年年度策略中提出的“握制造、迎創新”主線。
本周表現:回調明顯,上漲在即
本周(2022.1.24-28)醫藥板塊下跌6.91%,跑輸滬深300指數2.40個百分點,在所有行業中漲幅倒數第4。成交量上看,醫藥行業本周成交額為4250.1億元,占全部A股總成交額的10.1%,環比下降3.4pct,較2018年以來的中樞水平高2.0pct。截至2022年1月28日,醫藥板塊整體估值(歷史TTM,整體法,剔除負值)為29倍,環比降低3.0pct,已明顯低于2011年以來中樞水平(PE38倍)。醫藥行業相對滬深300的估值溢價率為135.6%,較上周環比下降11.4pct,明顯低于四年來中樞水平(182.3%)。
據Wind中信醫藥分類看,本周除中藥飲片(上漲6.9%)外,生物醫藥所有細分子板塊全部下跌,其中化學制劑(下跌9.4%)、中成藥(下跌8.1%)跌幅較大,跌幅最小的為醫療服務板塊(下跌5.4%)?紤]中信醫藥分類涉及部分公司交叉業務,根據浙商醫藥重點公司分類情況來看,本周研發創新型藥企、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為跌幅最大板塊(分別下跌12.1%、8.2%和8.1%),跌幅最小的為特色原料藥企業(下跌4.4%)。其中創新藥板塊主要是復星醫藥(下跌17.3%)、康弘藥業(下跌11.6%)和貝達藥業(下跌10.7%)等下跌帶動;醫療器械主要為樂普醫療(下跌14.3%)、透景生命(下跌14.1%)和貝瑞基因(下跌12.9%)等下跌帶動;醫療服務塊中歐普康視(下跌12.0%)、金域醫學(下跌11.9%)有較大跌幅。
2022年醫藥投資策略:握制造、迎創新
我們建議投資者打破“核心資產”和“板塊觀念”,才能夠產業鏈思維看待上游、制造環節的投資機會,創新藥械在過渡期內持續優勝劣汰,我們認為2022年醫藥應當堅持“握制造、迎創新”的投資策略。
具體而言,建議關注:
1)制造板塊:API、CDMO等細分領域,推薦健友股份、普洛藥業、藥明康德、凱萊英、九洲藥業、博騰股份、普利制藥等。
2)上游:制藥裝備、試劑、耗材等領域,推薦森松國際、東富龍、泰坦科技、阿拉丁、鍵凱科技等,關注海爾生物、泰林生物、楚天科技、奕瑞科技、海泰新光等。
3)創新:國際化能力的器械、藥品公司,建議關注南微醫學、微創醫療、佰仁醫療、百濟神州、信達生物、君實生物、康方生物等。
4)其他:消費屬性、醫療服務、創新配套產業公司,推薦泰格醫藥、昭衍新藥,關注智飛生物、萬泰生物、康泰生物、愛爾眼科、通策醫療、濟川藥業、片仔癀等